新年伊始,整裝待發,咱們一起來盤一盤建筑企業面臨的轉型升級挑戰,并探討一下建筑企業轉型發展的趨勢。
從房建業務來看,按照國家城鎮化發展規劃,2030年我國城鎮人口將接近10億人,房屋總建筑面積需求為800-900億平方米(包括住宅房屋和公共建筑等),目前尚有較大缺口,房建市場的發展空間仍然較大。盡管房建市場參與競爭的企業較多,競爭比較激烈,但高端房建市場的競爭基本在國有建筑企業之間展開,而優質企業在高端房建領域長期以來擁有較大優勢。因此,這些企業有望繼續保持在房建市場的領軍地位。
從基礎設施業務來看,根據國家統計局公布的數據顯示,2018年基礎設施投資14.53萬億元,比上年增長3.8%,增速比1-11月份提高0.1個百分點,比上年回落15.2個百分點。但可以預期,今后,基礎設施仍將是穩定經濟的主要力量。從細分市場看,城軌及新型市政工程(污水及垃圾處理、地下管廊、海綿城市等)有望成為增長最快的領域,公路、鐵路市場總量繼續維持高位。未來,建筑企業之間的競爭將在開拓公路、城軌與新型市政領域以及鐵路尤其是城際鐵路項目中展開。
從地產業務來看,2018年共有156家房地產企業躋身百億軍團,30家房企邁入“千億俱樂部”銷售額共計其中,陽光城、中南、富力、正榮、金科、中梁、金茂、融信等13家房企都在2018年邁入千億房企行列。十九大報告提出“堅持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定位,加快建立多主體供給、多渠道保障、租購并舉的住房制度,讓全體人民住有所居”,這一基本態度直接扭轉了以往商品房具有居住與投資雙重功能的定位,住宅將加快向居住屬性回歸。